<address id="ttvx7"><pre id="ttvx7"><span id="ttvx7"></span></pre></address>

<pre id="ttvx7"><pre id="ttvx7"></pre></pre>

      ——中國境外護理服務公共平臺
      首頁 > 新聞資訊 > 熱門頭條 返回

      吳尊友分析今冬新冠疫情形勢:如何邁過黎明前的黑暗

      來源: 本站   作者: 管理員   點擊:   日期: 2022-12-22

      摘要: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表示,今冬的疫情可以概括為“一峰三波”,從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將是第一波疫情,第一波以城市為主,慢慢會上升起來。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,由于春節前的人員流動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。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,春節后返…

    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表示,今冬的疫情可以概括為“一峰三波”,從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將是第一波疫情,第一波以城市為主,慢慢會上升起來。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,由于春節前的人員流動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。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,春節后返崗返工。這三波疫情構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,持續大概三個月左右。


      他指出,根據美國、中國香港等地的數據參數推斷,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%—30%左右,而病死率估計在0.09%—0.16%之間。


      他提醒道,感染以后,主要以休息為主,睡覺、喝水,休息最重要。如果發燒特別難受,可以準備一些退燒藥,但主要還是靠自身的免疫力,藥品只是起到輔助作用,大家千萬不要跟風,一看到藥就拼命買。如果真的感染了,也不要緊張,冷靜判斷自己的病情,如果不是很嚴重,沒有必要吃藥;如果病情加重,需要及時就醫。

      640 (1).jpg

      (以下為吳尊友在12月17日“財經年會2023:預測與戰略”上的發言實錄)


      大家特別關心今冬的新冠疫情,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如何邁過黎明前的黑暗,過了這個冬天,明年就會春光明媚了。


      我講四個方面:贏得寶貴的三年,非專業與專業,奧密克戎病死率是“魔鬼”,今冬新冠疫情形勢。


      新十條為什么要等三年

      在12月7號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頒發了“新十條”,非常令人鼓舞,大家都非常高興,有人要問了,“新十條”為什么要等三年?這三年我們等什么?這三年不容易,非常艱難,我們等待病毒的致病性減弱,等待病毒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下降。我們等待有足夠的時間讓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接種上新冠疫苗,能夠形成一定的保護力,經過三年的斗爭,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應對能力。


      我們看看這三年疾病譜的變化,新冠的疾病譜分為:無癥狀、輕癥、普通型、重癥、危重癥、死亡。我們看看這三年的變化,重癥、危重癥的比例從2020年的16.47%下降到去年的3.32%。到了今年,統計到12月5號,今年是0.18%,也就是說重癥、危重癥的比例逐年下降,病死率也是在逐漸下降,這是中國的情況。


      640 (2).jpg


      我們再看一下全球的情況,這是一張全球過去三年每周報告死亡的人數(6634816)。我國現在選擇的“新十條”出臺的時間是三年來每周報告死亡數最低的一個時點,而且也是三年歷史上連續幾周每周報告病例死亡數低于一萬。


      有人要問了,我們能不能把“新十條”提前一點?假如我們提前到今年的年初行不行?同志們,行不行?我們看一看,我們分析一下,再說能不能提前到今年年初。假設提前到今年年初,世界衛生組織是按照周統計的,統計有一個時間點是1月3號,我們就按照1月3號進行分析,我們選了四個參照物:


      全球死亡總數、美國的死亡數、中國香港死亡數、中國臺灣死亡數。


      如果按照全球奧密克戎流行引起的死亡數看,我們推算,假如“新十條”提前到今年1月3號,中國大陸將會造成約25萬人死亡。如果按照美國奧密克戎死亡人數推算,中國大陸將會有103.8萬人死亡。我講的是今年一年的死亡人數。如果以中國香港奧密克戎死亡人數推算,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,中國大陸將會多死約200多萬人。如果以中國臺灣作為參照,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,大陸將會多死亡約86.6萬人。


      640 (1).png


      有了四個參照物,我們也分析一下,如果按照全球的死亡數推算,因為全球報告數有漏報,特別是發展中國家,不適合用。中國香港也不適合,它只是個城市,人口密度太高。


      比較切合實際、有參照價值的一個是美國,一個是中國臺灣,如果我國把“新十條”提前到今年年初,中國大陸就會多死亡86.6萬—103.9萬人。所以說,我國在這個時候出臺“新十條”,優化防控策略是恰到好處,在時機上最合適。


      從專業視角解讀奧密克戎病死率

      第二方面,我想講一講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看待問題的視角是不一樣的。不知道在座的同志們在5、6月份有沒有收到這樣的信息,這個信息不是我編的,是我在網上截取下來的。有這樣一段話“2月26號到5月16號,80天60萬上海市民正常死亡應該是720人(按2021年上海公布的年死亡率計算)。


      目前60萬新冠感染的上海市民80天死亡576人,估計延后再死50—80個,就算656個,也小于720人?!边@段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?新冠流行造成的死亡數比沒有新冠流行反而減少了。這樣一個邏輯關系很簡單,感染人數乘死亡率乘80天除365天,等于死亡數。這樣一個分析邏輯簡單易懂,小學生都能算,而且這個數據很簡單,網上一查就能查到上海去年的死亡率。當時這個信息雖然不能說滿天飛吧,但很多自媒體在轉載。


      我不知道在座的怎么看這樣一個信息?分析的有沒有道理?很有道理,包括很多專業人員一看,覺得有道理,沒錯呀,沒有新冠流行死720人,有了新冠流行還沒死到這么多,新冠算什么呀。


      作為專業人員,看待這個數據,視角還是不一樣。我們怎么看呢?


      • 第一步,我們把上海的年齡死亡率拿出來,在過去一年每10歲一個年齡組死了多少人,死亡率是多少。


      • 第二步,把62萬病人分解到各自的年齡組里。


      • 第三步,把588死亡病例分解到各自年齡組里。


      • 第四步,我們把六十二萬人,從診斷到出院或死亡,統計實際的觀察天數。這樣,就能計算出預期死亡數。


      如果沒有新冠流行,六十二萬七千人,按照上海年齡別死亡率進行計算以后,實際上只死126人。超額死亡多少呢?超額死亡了462人。超額死亡百分比呢?整個這次疫情,超額死亡367.6%,其中80歲以上的475%。


      非專業人員和專業人員為什么對同樣一個數據得出的結果不一樣呢?都是62萬人發病,588人死亡,非專業人員算出來的是死亡人數,因新冠流行不增反降,說明新冠沒什么了不起,還不如感冒呢。如果說的不好聽,它是保護作用的,因為死亡人數減少了,這是非專業人員。專業人員說不對,新冠流行造成了367%的超額死亡,其中80歲以上的超額死亡475.8%,70—79歲的超額死亡276%。


      為什么專業和非專業人員出現這么大的差別呢?最主要是兩個因素:第一,專業人員不是一個粗獷的分析,不是對每個人都算80天,因為疫情從2月份開始,每個人從感染到痊愈或死亡只有10天左右,在座的不知道有沒有陽過,陽過就知道,從感染到康復多長時間?不用80天,所以不能每個人都按80天算。


      第二,不能把62萬人都捆在一起,它的年齡結構不一樣,因為年齡和死亡是密切相關的,所以一定要分年齡組。專業人員必須把死亡率、病人數、死亡數,按照每10歲一個年齡組來計算。這就是非專業與專業人員看問題的視角不一樣。但往往是非專業來得快,傳遞得快,而且通俗易懂,很快在社會上廣泛傳播,錯誤信息很快在社會上流傳。


      講一講這個“魔鬼”,為什么說它是魔鬼呢?奧密克戎的病死率真的特別“怪”,對普通老百姓來說“怪”,對于醫務人員來說,包括專業人員來說,它也非?!肮帧?。我們衡量死亡的指標有三個:死亡的絕對數是一個指標;死亡的相對數有兩個(病死率、死亡率),病死率是每100個發病的人多少死亡,死亡率是以每10萬人口有多少人死亡。


      大家常說的,新冠已經像流感一樣了,很輕了,講的是病死率。大家都說現在新冠的病死率很低了,我想問大家,中國大陸的新冠低病死率究竟是病毒的致病性減弱了,還是防控效果?大家一直說,我們的病死率很低,重癥的很少。


      我又要問了,同樣是奧密克戎,同樣在一個時間段,為什么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奧密克戎的病死率是全國除上海的59倍?因為上海疫情重,沒控制住。為什么其他地方病死率低?為什么中國總體的病死率低?因為控制了疫情,預防了很多人感染,這些沒有感染的人就不可能因為新冠死亡,就把病死率降下來了。


      所以說,中國大陸觀察到的新冠病死率,實際上是防控的效果,不能簡單的認為就是奧密克戎自然的病死率。


      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,同一個地區,同一種傳染病,相同的人口,出現兩個病死率,病死率甲3.23%,病死率乙0.48%,請問甲和乙比較,哪個更嚴重?認為甲嚴重的舉手,認為乙嚴重的舉手,很少,寥寥無幾,因為這是很簡單的,哪個嚴重?肯定3.23%比0.48%重,這是小學都知道的。


      我們看一看,這是在中國香港出現的真實的結果,中國香港第一波疫情的時候病死率3.23%,造成了三個人死亡,中國香港第五波疫情,統計到12月12號,病死率只有0.48%,造成了多少人死亡呢?10808人死亡。剛才很多同志舉手,只有一位女同志認為0.48%的可能更嚴重,這是真實世界的結果,不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,所以不能簡單的看病死率,看到底死了多少人。


      我們再換一個,還是同樣一個地區,同樣一種傳染病,同樣的人口,丙病死率是5.74%,丁病死率只有0.16%,丙與丁哪個更嚴重?問題跟前面的一樣。這是中國臺灣的數據,中國臺灣2020年到2021年,除了今年以外的前兩年,病死率是5.74%,死亡838人。今年病死率大幅度下降,下降到了0.16%,但死亡人數是13867人,哪個更嚴重?看上去病死率更低了,但它造成的死亡人數更多了。


      所以我說奧密克戎的病死率就是一個魔鬼,我們在醫學上衡量病死率,病死率通常是講它的嚴重性,而且這個病死率一般來說是相對固定的,比如狂犬病,狂犬病的病死率就是100%,如果被狗咬了沒有處理,只要發病了,不管你是在北京還是在云南,在外國也好,是男人也好,女人也好,老人也好,小孩也好,病死率就是100%,沒有的救,不會變的。


      流感的病死率也基本不變,在0.1%左右。奧密克戎的病死率可不一樣了,不同國家、不同人口、不同時期、不同疫情規模,病死率差異很大,所以對待病死率這個問題,不能簡單地看,好像它的數字變小了威脅就小了,所以對這個“魔鬼”我們還要認真對待。


      今冬疫情面臨“一峰三波”

      講一講今冬的疫情。今冬的疫情可以概括為“一峰三波”,為什么叫“一峰三波”呢?從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將是第一波疫情,第一波以城市為主,慢慢會上升起來。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,由于春節前的人員流動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。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,春節后返崗返工。這三波疫情構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,持續大概三個月左右。


      感染率有多高?沒有人能知道,我們選幾個參照進行分析,一是今年年初新冠奧密克戎襲擊的時候,全球第四波疫情,也就是最高峰的時候,前后歷時13周,造成了全球2億人感染,粗感染率3.1%(未包括中國大陸)。


      二是今天年初奧密克戎襲擊美國的時候,每天報告病例幾十萬,甚至上百萬,它的流行高峰歷時8周,造成了2670萬人感染,粗感染率7.99%。


      三是季節性流感,美國2010年—2019年,季節性流感的感染率是2.6%到12.27%。


      四是中國香港,從1月1日到12月12日,總共造成了200多萬人感染,其中100多萬是核酸檢測陽性,100多萬是抗原檢測陽性,抗原和核酸加在一起是200多萬。這時候的感染率全年加在一起累計的也只有30%。


      五是中國臺灣,全年總共有800多萬人感染,感染率36.3%。


      根據這幾個方面的參數,我們估計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%—30%左右。有人說了,肯定不止這個數,我身邊就有很多,怎么也有70%到80%,你的感覺只是你的感覺,你的感覺是一個非常小的抽樣,不能代表人群整體的情況,特別是我們用中國香港和臺灣的數,一年的時間累計感染才30%左右,所以,我們認為我國這個流行峰,到明年2月底能達到30%已經是感染率很高很高。


      死亡情況怎么樣?類似的我們看一下,全球第四波奧密克戎襲擊的時候,最高的流行峰時段的病死率為0.36%。美國在奧密克戎最高流行峰的時候病死率為0.46%,美國2010-2019年季節性流感的病死率0.13%。


      今年3—6月份,上海奧密克戎流行的病死率0.09%。香港2022年全年的病死率0.48%,中國臺灣2022全年的病死率0.16%。


      所以,我個人判斷,今冬新冠的病死率估計在0.09%—0.16%之間。要守住“疫情要防住”這道底線,我們要做好幾項工作:


      第一,防止疫情“海嘯”的發生,打加強針、戴口罩、保持手衛生,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。很多人都問我,哪種疫苗更好一點?是不是mRNA疫苗更好,還是蛋白疫苗更好?我的建議,不要過分糾結哪種疫苗更好,其實疫苗沒有哪個特別好,沒有哪個特別不好。最最重要的是打加強針,沒有打加強針的抓緊去打。剛剛感染的人,就相當于打過加強針,近期沒有必要再打加強針。


      第二,要防止死亡堤壩“破潰”,重點保護好脆弱人群,家里有老人,有基礎性疾病的人,一定要注意防護,出現了感染一定要多睡覺、多喝水,病情加重了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

      第三要防止輿情風暴,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不造謠、不傳謠、不信謠。

      小結

      三年來,新冠防控政策不斷優化,決策是科學的、正確的、符合中國實際的。爭取了三年的寶貴時間,我們迎來了新冠病毒致病性減弱、人群疫苗接種率提高,為優化防控措施創造了機會,規避了數百萬人的死亡。今冬疫情嚴峻,希望大家繼續做好自我防護。


      問答環節

      主持人

      有人說今年疫情以來在城市蔓延很快,出現了一些醫療資源的擠兌,同時買退燒藥很困難,究竟是大家反應過度了,過于恐慌了,還是我們有關的醫療資源,尤其是藥品的準備還是不充分的?

      吳尊友

      主要是疫情來得太快,太兇猛,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的感染者,藥品跟進方面,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。實際上,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,感染以后,主要以休息為主,睡覺、喝水,休息最最重要。


      當然,如果發燒特別難受,可以用些退燒藥,所有新冠病人的康復,主要還是靠自身的免疫力,藥品只是起到輔助作用,大家千萬不要跟風,一看到藥就拼命買,儲備。


      真的感染了,不要緊張,冷靜對自己的病情進行研判,如果不是很嚴重,也沒有必要吃藥,一定要觀察病情的發展情況,如果病情加重了,需要及時就醫。


      Copyright@ 2007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護士網隸屬 威海萬方人才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:魯ICP備17006509號-4

      山東省外派護士培訓基地 -官方QQ群:279908486(1000人超級群)、243877850(新群)、82799831、103532698

      電話:4006707779(全國統一咨詢電話) 站長電話:0631-5225621 郵箱:nurse@nursesky.com

      集体宿舍 嗯啊摸揉 自慰

      <address id="ttvx7"><pre id="ttvx7"><span id="ttvx7"></span></pre></address>

      <pre id="ttvx7"><pre id="ttvx7"></pre></pre>